伊莉討論區

標題: 關於20世紀中葉中國的飢荒 [打印本頁]

作者: jackro1    時間: 2016-2-25 02:02 PM     標題: 關於20世紀中葉中國的飢荒

本帖最後由 jackro1 於 2016-2-25 03:29 PM 編輯

我想問各位關於飢荒民亂的問題,為何沒在20世紀中葉的中國爆發。當年毛主政時期,推行人民公社、大躍進等政策,在早期獲得成功,但在晚期卻出現農穫不足的情形,
中國餓死者為數眾多,依照中國過去的歷史,飢荒常常造成一個王朝的覆滅,但當時中國卻未曾聽聞民亂,
共產黨是靠什麼能力與手段達成的,小弟很好奇,因為這算是前所未聞的創舉,各位有什麼看法?




作者: xvmayuevx    時間: 2016-2-25 03:24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avana2    時間: 2016-3-2 12:11 AM

那三年 沒有天災...........是少數沒有天災的三年
作者: ltz040109022    時間: 2016-3-2 07:07 AM

這個東西也是眾說紛紜。根據下述資料,重災區(四川、安徽)的死亡率一部分大約在16%-17%左右,包括正常死亡和非飢餓死亡。根據信陽和湟中的數據,餓死比例大約在總死亡當中占三分之二(小樣本)。
安徽3400万人口,12%則是400万左右。華東富庶地區基本沒有餓死人,所以我個人估測,一千万上下。
——話又說回來。怎麼沒人關心掘開花園口造成的洪水和災荒呢?徐州會戰先勝后敗可是老蔣被小勝衝昏了頭腦瞎指揮出的蠢招。搞笑的是中國民眾遭災之后,寧可先不抗日,也要先打國軍,也可謂戰爭史上的奇跡了。

以下資料未經證實:
當時的安徽省農業廳長陳振亞在1961年2月在《關于鳳陽縣問題的報告》中也明確說明當時鳳陽縣因飢荒大量死人的情況:
“全縣人口死亡現象更是驚人。據統計,1959和1960兩年,共死掉60245人,占農村人口的17.7%;其中死人嚴重的武店公社,原有53759人,死去14285人,占26.6%,小溪河公社死去14072人,占26.9%。”(轉引自《鄉村三十年——鳳陽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實錄(1949-1983)》)
淮陰縣檔案局當年的檔案明確標注了飢荒引發的死亡人數
在淮陰縣的檔案局中也保存著一份當年的關于死亡狀況的檔案,其中明確標注了由于飢荒引發的浮腫等引起死亡的具体人數:
淮陽縣共13個公社,273個大隊,2,842個生產隊,635,517人,1959年10月至1960年10月10日,共死亡11,967人,占總人口的2.5%。其中因浮腫病死的1,455人,占死亡人數的12.2%,因干部作風死亡的371人,占死亡人數的3.1%,其他疾病死亡的9,011人,占死亡人數的75%,中毒死的14人,占死亡人數的0.12%,因其他方面死亡的1,116人,占死亡人數的9.3%。從死亡年齡來看:老年3,474人,占死亡人數的70.7%;青壯年2,366人,占死亡人數的19%;小孩1,227人,占死亡人數的10.2%。從死亡時間上看:屬于1959年冬死亡的2,867人,占死亡人數的24%;屬于1960年春死亡的5,575人,占死亡人數的29.4%。(《中共淮陽縣委監察委員會關于一九五九年十月至一九六零年十月十號各種疾病和死亡情況的檢查報告》,淮陽縣檔案局檔案縣委卷,檔案案宗號419。轉引自李學峰《淮陽縣“大躍進”運動研究》)


注意死亡人數非正常死亡人數的區別。


二、為何不同地方人們對飢荒的認知差異極大
瀏覽一下網上對于大飢荒的發言就會發現,人們對于1959年-1961年大飢荒的記憶和認知差異極大,有人對大飢荒餓死人有刻骨銘心的痛,但也有很多人像林治波微博中所說的那樣,雖然對飢荒記憶很深,但是並不記得有餓死人的現象。這個問題主要有以下几個方面的原因:
人口死亡的地區差異。
雖然當時出現了全國性的飢荒,但是各地災情不同,省與省之間、市與市之間甚至縣與縣之間都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地方(比如安徽、河南、四川、甘肅等)飢荒相當嚴重,餓死的人也非常多,而大部分地區雖然也存在糧荒,但是餓死人的現象卻不多,例如,據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曹樹基統計的數據顯示:在華東地區,安徽非正常死亡人口占災前人口總數18.4%,江蘇占2.9%,而浙江只占0.5%,江西略高,也只占1.1%。區域內的差異相當大。在華北、河南高達6.1%,山東為3.4%,河北(含北京和天津)只有1.1‰,山西更低至0.4%。(曹樹基,“1959-1961年中國的人口死亡及其成因”,《中國人口科學》,2005年,第1期,第14-28頁。)
在人口死亡嚴重的省份和地區,人們對餓死人的情況當然印象就極深,而在其他省份,人們則較少會留下什麼印象。所以,曹樹基教授認為:“在一個資訊完全封閉的時代,以個人經歷來描述這場災荒,或以一個地區的災情描述來推論全國,很難說是准確的。”
人口死亡的城鄉差異
由于當時實行糧食的“統購統銷”,而在政策上又優先保證城市的糧食供應,所以大飢荒中餓死的絕大多數人都是農民,所以當時的城鎮居民就很少會有什麼深刻的記憶。比如說,當時京、津、滬三地糧庫告急,國家糧食部給中央的報告中說:“北京、天津只有4天存糧,上海只有兩天存糧,如不立即采取措施,其他物資運輸讓路,几個大城市出了問題,影響是很不好的。” 經過權衡,中央決定犧牲四川,讓四川省書記李井泉火速向外調糧,這也加重了四川的飢荒。[詳細]
三、這三年到底餓死了多少人?
《1949-1995 中國災情報告》中的數據完全不可信
吳法天在微博中引述孫經先的說法,認為持“餓死三千万人”主張的人“既然相信國家統計局的數字,那麼為何無視:中國統計出版社,1996年版,《1949-1995 中國災情報告》第267頁,1959非正常死亡17853人;1960非正常死亡374890人;1961非正常死亡647010人。三年災害期間合計非正常死亡1039753人。”[詳細]那麼,這本書中的數據是否可信呢?
經考證,這本書中非正常死亡的數據顯然遠低于實際數據,比如說,該書第267顯示的春荒中全國非正常死亡人數的確是1959年 17853人;1960年374890人,但在第273-273頁各省的春荒非正常死亡人數中明顯可以看出嚴重的漏報情況,以河南為例,本書中顯示1959年河南春荒非正常死亡7289人,1960年為71658人,總計近8万人。但1960年信陽地委呈交給河南省委和中央的關于信陽受災情況的報告中卻顯示:
“正陽縣原報去冬今春死一万八千多人,現初步揭發已達八万多人;新蔡縣原報去冬今春死三万來人,現在增加到近十万人。過去認為較好的社隊,現在揭發出來的問題也很嚴重。西平縣原來只發現二郎廟公社問題嚴重,現在全縣十三個公社,除城關公社問題較輕外,其余十二個社問題都很嚴重。遂平縣楂岈山人民公社,過去只報死六百余人,現在揭發死人近四千人,占總人口百分之十,有的隊人口死亡達百分之三十左右。”(《信陽地委關于整風運動和生產救災工作情況的報告》(一九六O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農業集体化重要文件彙編》,國家農業委員會辦公廳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419-430頁。)
也就是說,僅正陽、新蔡兩縣僅僅在1959年冬天到1960年春天的非正常死亡人口就有18万人,比《1949-1995中國災情報告》中河南省全省的非正常死亡人數還要多10万人,其數據漏報之嚴重可見一斑。由于這屬于災情報告,不可能用于邀功,所以不存在信陽地委多報人數的情況。此外,《1949-1995中國災情報告》中1959年沒有安徽省非正常死亡人數的數據,1960年的數據僅為14人,而上引1960年陳振亞報告中僅鳳陽縣就有60245人非正常死亡,由此可見,這本書中的各省數據嚴重失實,那麼總數據就更不可靠。
人口大規模減少是因為戶口漏報而非飢荒餓死人?
孫經先在《關于我國 20 世紀60 年代人口變動問題的研究》一書認為現有的根據改革開放以來的統計年鑒和縣志等人口資料得出的餓死上千万人的結論不成立,他認為造成統計資料中60年代初減少1000多万人人口的主要原因是“1956-1959年期間出現的從農村到城市的人口大遷移中有1144万人重報了戶籍;這些重報的戶籍在1960-1964年期間被注銷。我國1960-1964年期間出現的從城市到農村的人口大遷移中有1510万人漏報了戶籍。由于上述原因,造成1960-1964年期間我國戶籍統計人口減少2654万人。這是這一期間我國戶籍人口大幅度非正常減少的根本原因。”由此他得出結論認為1959年-1961年“我國有一千万至數千万人口非正常死亡的觀點是不能成立的。”並認為這三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數應該為104 万。
其實早在1995年,楊子慧在其主編的《中國歷代人口統計資料研究》中就將1959年-1961年人口異常減少的原因歸結為戶口漏報的問題(詳見《中國歷代人口統計資料研究》P1521-1523)。從而認為不存在大規模餓死人的情況。
這種為人口統計數據找的一種合理性解釋並非沒有可能,但即便這種說法成立,也不能否定人口大規模非正常死亡的情況。同樣的,如果認為改革開放后的資料不可信的話,我們可以從當時各省的報告中找到餓死人的直接數據,這些數據都是從村到公社再到省市直接上報的,而不是楊子慧和孫經先所說的國家統計局從戶籍統計得出的數據。這方面的資料有很多,比如:
1958年11月18日,云南省委就關于發生腫病死人情況向中央、毛澤東呈報書面檢查報告。報告說:至10月10日止,全省累計發病388000多人,死亡39712人,其中因腫病而死者約占半數。以曲靖專區最為嚴重,共死亡19072人,占全省死亡人數的48%。……大理州在大躍進3年中,發生腫病160280人,死亡14141人。[詳細](卓人政《云南省腫病死人情況》)
“通渭縣這三年人口死亡60210人:死絕了2168戶,1221人孩子失去親人成了孤儿;外流11940人。”(1965年7月5日下發的《通渭縣關于通渭的歷史經驗教訓》,轉引自《蘭州文史資料選輯》第22輯《中國六十年代大飢荒考》)
1960年底青海湟中縣委書記劉擇西的揭發:“全縣163個隊中有112個隊大量死人,屍体成維,有的隊死亡達40%。漢東公社小磨石溝的一個水田內就放了100多縣屍首,黃鼠灣隊有一天一個馬車就拉出30多個死人。上新庄公社死亡1600多人,老幼堡大隊死亡600多人。1960年湟中縣餓死15230人,占總人口的12.87%,死絕達1000多戶。”(1961年7月1日青海省《小組會議簡報》,農業區第14號。此件藏青海檔案館。轉引自《蘭州文史資料選輯》第22輯《中國六十年代大飢荒考》)
中央工作組1960年6月18日《關于河南省信陽地區人口死亡和糧食問題的調查報告》稱:“據地委6月8日統計,從1959年10月到1960年4月,信陽地區死亡總數436882人,占全區原有總人口8042097人的5.92%,死亡人口中正常死亡155698人,占總人口的1.96%。”
趙繼士從西和縣檔案館館藏檔案察知,1960年前后,甘肅西禮縣發生了現代歷史上空前的大飢荒,造成人口大量死亡和外流,僅1960年全縣死亡人口就達44608人(省統計為43793人)。1961年初,人口死亡的勢頭仍在發展,1月份死亡525人,2月份上升到729人。[詳細](趙繼士《一九六O年前后西禮縣大飢荒》)
江蘇省高淳縣“在1958年冬和1959年春, 發生了浮腫病、消瘦病、婦女子宮下垂病患者11400多人, 非正常死亡6000多人和外流人口10000多人的嚴重事件”。(《中央轉發江蘇省委關于高淳事件的通報》, 中發( 60)309號文件, 1959年1月22日。蔡天新《三年困難時期“糧食烹調增量法”的歷史反思》)
……
從這些直接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飢荒的情況,也可以知道當時確確實實存在飢荒,人口的急劇減少並非僅僅是因為戶口漏報(如果真的有這種情況的話)。
當時的官員和記者關于飢荒情況的回憶
近年來,關于1959-1961年大飢荒各地到底餓死了多少人,有很多當時的省市一把手或者負責人、新華社記者在回憶錄或者采訪中給出死亡數據,盡管這些數據的准確性眾說紛紜,但是在權威資料尚未公開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從這些回憶的數據中略略看到當時飢荒的慘狀。
關于河南信陽,據余德鴻回憶:“國務院內務部曾于1960年春派郭處長來信陽了解情況。……他們花費了近三個月的時間,逐縣進行了調查訪問,在調查報告中,寫上了餓死人105万的數字。”(余德鴻《痛憶“信陽事件”全程》)
關于四川良平的情況,原四川省委宣傳部部長明朗回憶說:梁平死了多少人,我有數字。我專門問過梁平公安局的人,叫他老老實實給我說,這三年究竟死了多少人。他說是八万。那時粱平的人口是五十万左右,這個數字我是一直記住的。……我那時是縣委的一把手,這個數字應該是比較確實的。”(明朗《“大躍進”中在梁平》,《當代四川要事實錄》第一輯59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作者: sihmingfeng    時間: 2016-3-3 09:56 A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raikkonen    時間: 2016-3-3 10:07 AM

只知道那時候死很多人  而且 易子而食 光用想的就覺得很悲慘....
作者: none.ppl.here    時間: 2016-3-14 05:27 PM

我覺得是政治的失誤,為了討領導高興,故意把生產量報大。而領導層又推出一些全民煉鋼、除四害等昏庸政策,誤了農時

悲痛的歷史,最悲痛的是現在中國有些年輕人在開始為當時情形洗白!


作者: newhandy    時間: 2016-3-14 11:49 PM

大饑荒在北韓也發生
但也沒使北韓覆滅
應該是有過人的政治手段與洗腦
作者: ficooool    時間: 2016-3-15 07:55 PM

CIA的解密文件可以說明一點問題。

大陸沒有向你們說的死那麼多人。
作者: wiskerRyu    時間: 2016-3-22 09:15 PM

主要是二戰結束,接著國共內戰在加上共產黨文化大革命,不要說大家吃飯都有問題,連種植都有問題,上述三個事件的中間 人民都沒有獲得休養生息 。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www9988.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