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中國可能成為比特幣生態發展一大威脅〉〈iThome〉〈2018-10-09〉 [打印本頁]

作者: iiifgh    時間: 2018-10-9 06:20 PM     標題: 〈中國可能成為比特幣生態發展一大威脅〉〈iThome〉〈2018-10-09〉

本帖最後由 iiifgh 於 2018-10-9 06:22 PM 編輯

中國可能成為比特幣生態發展一大威脅
由於採礦逐漸集中化,8成的比特幣挖礦活動集中於六大礦池,
而其中五座礦池由中國的個人或組織掌握,使得中國得以影響比特幣生態。
iThome 文/林妍溱 | 2018-10-09發表

[attach]125175093[/attach]示意圖,與新聞事件無關。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作者:Isokivi

一項研究指出中國的政治立場及經濟實力,似乎有動機及足夠能力摧毀全球新興的比特幣。

美國普林斯頓及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學者近日發佈名為《中國潛在威脅:中國對比特幣的影響分析》的報告,指出比特幣的興起引來各種威脅,中國即是其中最強大的。原本比特幣礦工們是無中央控管的分散群體,大家都使用一般硬體平等競爭,然而近年卻因為專屬硬體的出現,使比特幣挖礦行為逐漸集中化。到2018年6月為止,80%的比特幣挖礦活動集中到六大礦池,其中五座由中國的個人或組織所掌管。這也讓中國得以影響整體比特幣的生態。首先,藉由國內網路法規並以能源價格等,中國政府直接管控了國內比特幣的交易及採礦。

其次,中國礦池掌握了全球比特幣74%的算力,雖然中國政府無法直接管理礦工,但能透過礦池擁有者間接控制算力及完成區塊的分配,且中國又能直接管理境內算力,因此雖然研究人員無法明確算出比重,但相信已大於其他國家。如果中國政府展開國內算力的控制,就能讓他們決定哪個區塊歸哪個帳本,進而決定攻擊型態。

研究人員指出,只要控制算力,中國政府只要想,就能影響整個比特幣網路。透過掌控算力,中國可以執行四大型態(審查、實名化、弱化共識及破壞競爭性挖礦行為)、19種攻擊,從控制51%算力後宣佈對包含特定網址的區塊鏈不再的懲罰性分叉審查(punitive forking censorship)、到集中所有算力來接管比特幣網路的金手指攻擊(Golden Finger attack)。

該報告並且說明,中國利用網路長城防火牆(Great Firewall)得以控制、蒐集分析進出中國的網路流量、包括比特幣。其中一項手法是在長城防火牆的控制下,中國礦池具有優先權決定挖哪個區塊,包括空區塊(empty blocks)。挖空區塊並不處理交易,徒然耗損運算資源,對比特幣網路價值並沒有貢獻,但仍讓礦工獲得獎勵,因此被認為是一種作弊行為。研究人員分析六大礦池發現,中國礦池的空區塊比例異常得高(7%,高於其他一般的2%),顯然中國政策允許這種對比特幣生態有害無利的行為。

研究人員相信,比特幣去中心化的本質象徵著社會經濟與政治挑戰,這和中國嚴加管控的意識型態背道而馳,也使得中國政府有去除比特幣的動機。



中國央行為何選擇在此時降準?
《看中國》 2018年10月09日 11:07:00

[attach]125175095[/attach]
中國北京的投資人。(湯森路透)

中國央行(人民銀行)決定從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公告裡,央行還特別強調,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調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根據估算,15日到期的MLF約有人民幣4500億元左右,這部份量確實比較大,而央行降準的力度更大,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差不多是人民幣1兆2000億元的資金釋放,也就是說,除了置換MLF,大約還能向市場投放人民幣7500億元的增量資金。央行要幹嘛?是不是又要搞寬鬆了?那樓市是不是又要漲了?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平衡市場利率

首先,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平衡市場的利率,這點非常明確,最近一段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一直在反彈,目前回到了3.61%上方,這個市場利率偏高,細心的朋友應該看到了,餘額寶收益在下降,而十年國債收益率在反彈,很顯然這是短期流動性充裕,長期流動性緊張,對於經濟的長久預期並不好,不利於實體經濟復甦。

另外,最近美債的收益率也是節節攀升,這樣推動國內市場利率的提升,所以央行未雨綢繆,提前呵護一下長端利率,把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穩下來。

其次,長假期間的利空消息太多,國外股市已經全面下跌,為了穩定金融市場,央行需要引導預期,這些關鍵時刻的降準就是告訴大家,央行希望股市穩定。再次通過強有力的政策,來確認政策底。

有利銀行放款

第三,本來15日到期的MLF就相當多,再通過中期借款便利置換,有點複雜,不如一次降準來的簡單,對於銀行來說借款變成準備金釋放,一下手頭也就寬裕多了,就好比以前是每個月都要還信用卡,日子過的緊巴巴的,現在你媽突然給你一張存摺,說是之前為你存的錢,現在還給你了,這張存摺上的錢遠大於你的信用卡額度,這就會有一種突然暴富的感覺。有利於銀行們更多的發放貸款給實體經濟。

第四,存款準備金率本來就很高,在這次降準之前,大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是15.5%,而小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也有13.5%,相當於有100塊錢儲蓄,你就得拿出15.5元放在帳上不能動,這實在是有點浪費,外面對資金已經相當飢渴了,央行還佔用著這麼多的存款準備金,實在是效率很低。

應該說,這次調整完之後,中國還有很大的下調空間。2007年的時候,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只有10%左右。後來2009年貨幣釋放太多了,自己都害怕了。所以才一路加準備金,2011年加到了21.5%。

現在央行手裡的利率工具只能往上加息,不能往下,所以他最後只能動用數量化工具來平衡市場利率,盡量讓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保持充裕,至於通貨膨脹的威脅主要來自於國際原油價格,這不是央行所能決定的,央行降不降準其實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另外匯率方面,由於之前有個快速的貶值,其實釋放了不少壓力。

金融與房地產切割

至於樓市,其實大家也沒必要太擔心了,只要棚改貨幣化安置停了,樓市的籬笆基本就算紮緊了,現在各地首套貸款利率基本都是上浮10-20%,二套房貸款利率基本不給額度,開發商方面,資金鏈已經格外緊繃,開發貸,信託,企業債,海外融資,全都給卡住了。

開發商已經開始了降價求生,長假期間發生了很多的樓鬧事件,足以說明,現在金融正在跟房地產做切割。所以只需要繼續保持我們的政策,降準的錢就不會流向房地產。

最後來說股市和債市,剛才也說了,這可以視為又一個政策底的標誌,說明央行在呵護資本市場,這就好比你著涼了,覺得可能會感冒發燒,趕緊找感冒沖劑壓一壓,降準就是那個感冒沖劑,目的肯定是希望提前預防不得病,但結果能不能壓住還不好說,畢竟這個長假實在是有點太鬧心了。

中期股市和債市能不能漲,還是要看市場利率的走勢,一個是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個是銀行間拆借利率,如果這兩個利率能被降準所帶來的流動性給壓下來,那麼對於股市債市中期走勢就會構成利好。



中共央行降準徒然 股匯雙挫 市場恐再探底
更新: 2018-10-09 9:45 AM


[attach]125175094[/attach]
在中共政府眼中,匯市卻事關金融安全。匯率貶值對中國的真正威脅是資本外流。(Getty Images/AFP)

【大紀元2018年10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黎維綜合報導)中共央行週日(7日)宣布再次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比率一個百分點,釋放出穩經濟、救股市的信號,未料不起效用。十一長假結束後第一個交易日,中國A股週一盤中重摔,3100隻股票下跌,滬指重挫3%,直接摜破2800點關口。

分析師表示,降準已不足以扭轉經濟走勢,加上中美角力持續升級,投資者情緒悲觀,信心修復仍需時日,市場還有二次探底的可能。

儘管央行認為不會造成貶值壓力,但市場依舊擔心人民幣兌美元可能貶破7元,有些金融專家從經濟、貿易戰、資金加速外流等角度來分析,仍看貶人民幣後市。

中國面對景氣一再下探的壓力,央行今年以來已降準4次,這是過去沒有的紀錄。

央行在長期最後一天宣布「放水」(即釋出流動性資金),本冀望對市場有大利多的刺激作用,未料投資人並不買帳。

貿易戰或持續數年 GDP增長前景黯淡

事實上,今年接連降準,而這次降準又是今年最大力度的,反映出中國經濟面臨嚴峻的考驗,加上中美貿易爭端的這個黑天鵝最大變數,更令北京疲於奔命。

根據估計,此次降準可釋放約7,500億元人民幣資金,超過上一次降準置換MLF(中期借貸便利)釋放的4,000億元增量資金,也高於今年第一次和第三次降準分別釋放的3,000億元和7,000億元。

中美兩國互徵關稅的舉措,可能會持續數年。《華爾街日報》報導表示,徵收關稅不僅是美國的談判策略,也是施壓北京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手段,亦並非短期戰略。川普貿易團隊說,美國企業需要保護,才能免受中國掠奪性政策的傷害。

中共官方本週將宣布的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數據,市場對此並不看好。

中國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認為,本次降準的宏觀背景是實體經濟增速的進一步放緩。不意外的話,2018年第三季中國GDP年比增速將回落至6.6%,而第四季可能進一步回落至6.4%左右。

中國今年上半年GDP年增率是6.8%。

「紅10月行情」失靈 A股或再探底

中國股市向來有「紅10月行情」的說法,且從過去的記錄發現,降準後對股市具有利多刺激效果。但週一股市的表現卻失靈了。

今年迄今,上證綜指累計下跌17%。路透分析,長假前資金紛紛離場以規避假期不確定性,週一這部分資金並未回流,令場內活躍資金缺乏。此外,在假期發布的中國9月PMI數據偏弱,表明國內經濟仍在探底過程中,A股市場信心不足、人氣渙散。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向來被視為關鍵的經濟先行指標之一。

而此前公布的中國9月官方製造業PMI回落至7個月新低;當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連續第4個月下降,降至臨界榮枯線50,創16個月最低位。

人民幣貶值預期升溫

寬鬆的流動性可能會對匯率形成一定壓力。央行週日宣布降準後,離岸人民幣(CNH)瀉逾400點,跌穿6.93關口;在岸人民幣(CNY)亦跌破6.92水位。

週一人民幣中間價報6.8957,較上個一交易日中間價下跌165點,也是2017年5月以來新低。

有交易員還向路透社透露,在目前購匯較為嚴格的環境下,推動人民幣這一波貶值的不再是購匯力道繼續上升,而是結匯意願快速下降,監管想要維穩匯率的成本將大幅上升。

「短期市場預期有變化,市場預期正在朝著貶值500~1000點的方向加速推進。 」一名中資行交易員表示。

在降準前,摩根大通跟美銀美林發布報告一致認為美中貿易戰會促使人民幣更弱,均預測人民幣兌美元勢必會貶破7元。如今在貿易戰加劇升級下,中共恐更依賴人民幣貶值,來支持出口跟經濟,這些都造成人民幣貶值壓力。

中國資本管制或再收緊

麥格理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預測,人民幣面臨更大貶值壓力,央行別無選擇,只能收緊資本管制以限制資本外流。

胡偉俊認為,人民幣貶壓的根本問題之一是中美貨幣政策走向背離,10年期國債收益率價差從150基點縮窄至40基點。而且美元還在走強也向人民幣匯率施壓。央行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外儲9月按月減少226.9億美元,是連續第二個月下跌,降至3.087萬億美元,為2017年7月底以來最低水位。

在中共政府眼中,匯市卻事關金融安全,貨幣貶值對中國的真正威脅是資本外流。

十一長假期休市期間,由於美國公布強勁經濟數據推動美國國債收益率(yield)飆升,這反映出市場對美聯儲進一步加息的預期升溫,而美國繼續加息將吸引更多海外資金流入美國。美聯儲今年已加息三次。#

責任編輯:孫芸



抗貿易戰中國央行今再降准雖促貸或有走資之虞
RFI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作者 小山 發表時間 07-10-2018 更改時間 07-10-2018 發表時間 15:21

[attach]125175092[/attach]
圖為人民幣堆砌成牆圖/網絡照片

中國央行宣布,自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經濟分析指此舉可刺激增貸與投資,環帶促進經濟。美國連續升息,中國降准或有資金流出風險。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央行周日宣布再次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亦為年內第四次降准。分析人士認為,此舉表明央行寬鬆力度加碼,可一定程度支持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緩解信用壓力;央行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動性供給,還有助於改善經濟和金融市場預期。

據中國央行宣布,自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降准所釋放的部分資金用於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約4,500億元人民幣MLF,這部分MLF當日不再續做。除去此部分,降准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

據央行指,雖然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以及美聯儲繼續加息對人民幣兌美元彙率形成一定壓力,但在銀行體系流動性結構優化和各種管制措施持續加強下,人民幣彙率貶值將有序可控,而此次降准後未來大概率仍會有後續操作。

中國央行今年首次降準是在1月25日,對於普惠金融貸款餘額或增量佔比達1.5%的商業銀行,可降准0.5個百分點;佔比達到10%的銀行,可在第一檔基礎上再下調1個百分點。之後於4月25日降准1個百分點以置換MLF;7月5日起又定向降准0.5個百分點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而在10月本次降准之後,大型與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的準備金率分別為14.5%與12.5%。

據報道,在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的背景下,人民幣彙率近期持續承壓。央行負責人強調,本次降准彌補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缺口,優化了流動性結構,銀根並沒有放鬆,市場利率是穩定的,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率與名義GDP增長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適度的,不會形成貶值壓力。

就中國央行今天再次宣布降准,蘋果日報報道說,有中國官方媒體擔心,在中美息差倒掛下,人行降准,會帶來資本外流或匯率貶值壓力。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本月15日起,下調部份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外界大多認為,央行此時「降准」,是要釋放出強烈的穩定市場訊號,同時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不過,官方的澎湃新聞網的報道指出,在目前環境下「降准」,能否達成目的,不無隱憂。

報道說,在美聯儲加息和縮表的政策快速正常化之下,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新興市場國家,均面臨在「寬鬆保持經濟增長」與「緊縮維護市場穩定」之間如何作出權衡,兩者都給政策部門十分巨大的壓力。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www9988.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